当前位置:久久小说网>科幻小说> 北雄> 392.第392章 卫府 > 更新时间:2024-12-23

392.第392章 卫府

小说名称:北雄||作者:河边草||更新时间:2024-12-23

北雄 !

    说实话,代州三郡再恢复,也是边郡,先天不足,总是比不上并州之优越。
    代州重要的是军事力量,这里的出精兵的地方,代州军之所以如此精锐,这和代州的民风,战略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。
    这一点不管是李破,还是宇文歆其实都明白。
    可反过来说,军事力量又来源于充沛的兵员补充,人口是其最重要的一个基础。
    还是那句话,李破要的是稳定和秩序,在他眼中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
    而宇文歆提到的是发展和繁荣。
    重点虽说不同,可并不相互违背。
    只是雁门的繁荣,其实只有一条路可走。
    所以,宇文歆试探的提到了行商之事。
    没错,这才是雁门可以和晋阳比拼一下的地方,南北行商,必然要经过代州三郡,商税从来都是代州三郡税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。
    大致上来讲,代州三郡,马邑,楼烦在优势在于可以牧养牛羊战马,雁门有一部分农业,有一部分牧业,在这个上面,和马邑楼烦差相仿佛,甚至于要逊色几分。
    其最重要的地方在于,商道必然要经过雁门,而作为代州总管府所在,他是有权大量收取商税的。
    而和突厥通商,其间的暴利显而易见。
    南北商路断绝已经有些时候了,现如今也不是什么通商的好时节,这还需要看形势的变化。
    尤其是现在只有并代两州在手,就算通商,也没多大的效果,可以交易的东西太少。
    实际上,从大业十三年到现在,雁门当务之急,还是将幽州移民安置好了,其他都是容后再说的事情。
    宇文歆呢,也只是略微提了提,先打个底子,实际上,他觉着,晋阳即下,李破早晚会率兵南下,到了那时,抚有晋地全境,正好雁门也安稳了下来,万事俱备,通商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。
    几乎是方方面面的事情,送走了宇文歆的时候,李破晃了晃有点晕乎乎的脑袋,矫情的感叹了一句,百废待兴啊。
    唯一让他有些轻松的是,今年的战事算是彻底结束了。
    唐军没来打晋阳,不然他也不会在雁门呆的这么舒服。
    唐军驻于介休,不甘的看着晋阳,却没有不管不顾的攻过来,等到大雪一下,他们要是来攻打晋阳,那就是找死了。
    要打的话,总归要等明年春暖花开再说。
    北边的突厥人也不知道怎么样了,他府中还关着个伽蓝公主呢。
    对于突厥,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,这一下打的它太疼,而义成公主没有抢到汗位,那就不用说了,新的汗王上任,没有比李破更好的立威对象了。
    这么一想,放松的差不多了的李破,终于开始认真的盘算起了来年的事情。
    所谓未雨绸缪,战争这东西,不能等事到临头,再来想对策,以最糟糕的形势,来做最充分的准备。
    相比处理那些乱七八糟的政务,李破的战争哲学,相比之下显得更加的系统化。
    想到战事,他的脑筋不由自主的便灵活了起来。
    与其腹背受敌,不如先下手为强。
    占据晋阳之后,他对李唐算是彻底失去了最后一点忌惮之意,显然,先下手的话,就只能是离着更近的唐军了。
    想到这些,他反而不那么着急去晋阳了,晋阳那里肯定有一大堆糟烂事儿等着他,静不下心来,所以他继续留在了雁门,认真的思索着来年的战争。
    而当王庆从楼烦回到雁门,封赏的事情也就放在了李破的面前。
    打了半年的仗,有功将士都在等着封赏,准备过个好年呢。
    这事李破想过,已经有了些主意,李碧的提议和他想的其实不谋而合,是到该建立军府的时候了。
    别看军府制有着这样那样的弊端,可在封赏有功将士上面,却有着非常大的空间,容纳性相当的不错。
    其实更好的出路是爵位,可李破现在别说称帝了,连称王的打算都没有,他总觉着不是时候,份量太轻,弄个什么王之类的称呼,不啻于沐猴而冠,显得有些可笑。
    他这种想法,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那些反王们的轻蔑。
    什么长乐王,西楚霸王,顺风王,漫天王的,怎么听都带着一股开玩笑的味道。
    要是有人敢给他弄个这样的称号,他一定让那人后悔生出来。
    当然,建立军府也不是一挥而就的事情。
    不用太费劲的地方在于,从西魏八柱国时代开始,延续至今,府兵制已经极为完善,不用怎么去修改了。
    当年,西魏宇文泰设八府,以关陇乡兵充之,一举奠定了关西军事门阀的根基。
    而到了隋文帝杨坚年间,杨坚更进一步,大举解除鲜卑贵族兵权,恢复汉姓,以府兵入民籍,在册人口于是激增,顺便又减少了割据之祸的威胁。
    也就说这个时候,扎根于户籍之上的府兵制,终于焕发了蓬勃的生命力,让大隋一举进入盛世时节。
    人口众多,兵强马壮,渐渐的在对突厥的战争中,占据了优势地位。
    这无疑是制度上的胜利。
    而到了隋帝杨广年间,府兵制败坏的非常之快,而这同样是制度上的崩溃,户籍渐趋混乱,滥用民力之下,府兵人家生活艰难,四处逃散。
    后果很清晰的摆在人们面前,府兵制造成的战乱景象,比汉末战乱还要恐怖几分,最终还是形成了割据之局。
    这几乎是府兵制的痼疾,他的根系就是户籍制度上面,户籍制度又很大程度依赖于官吏的才能以及清廉公正与否。
    显然,这在门阀时代是行不通的,官吏多出于大族,与门阀世族关系紧密,而严明的户籍制度,显然并不符合门阀大族们的利益。
    于是,君主只要稍不留神,便会给人可乘之机,更何况是杨广这样一个帝王了。
    他的一生几乎都在和门阀世族勾心斗角,致力于铲除门阀势力,可实际上,他在行动上,却像一个昏聩狂乱的病人。
    从大业初年开始,四处巡游,大兴土木的他,就已经动摇了大隋的根基,也就是他的户籍制度。
    户籍制度一旦趋于混乱,府兵制也随之不稳,门阀世族的力量,没有受到沉重的打击,反而一下膨胀了起来。
    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,天下爆发战乱会是这么可怖的一个景象。
    府兵制一旦陷入崩溃,府兵们必定是揭竿而起,反而来就给了门阀大族一个惨痛的教训。
    这么多年过去,李破对府兵制的了解,已是极为深刻。
    这无疑是个富国强兵的制度,在现阶段看来,它那良好的表象,非常适合现在的局面,军政一体的架构,只要能操控得当,那你既不用担心军事力量不够强大,也不用担心国家不够富有。
    所以,虽然天下已经成了这个样子,李破还是觉得,这个府兵制,还是很不错的。
    当然,这也源于他不愿费神去想其他什么办法,制度这个东西,想要创新,嗯,也别谈什么创新了,后来人弄出来的一些制度,李破倒也隐隐约约记得一些。
    可你要在这个时候,拿出来抱着试一试的心思,把并代两州搞成试用田,李破自觉还没蠢到那个地步。
    总之一句话,这并非是一个开拓者,他的目的只有一个,让自己的治下富强起来,他没有那么多的政治抱负需要实现。
    而且,一旦建立军府,也能解决他最为头疼的封赏问题。
    他麾下的大军膨胀的太快了,光骑兵就有三万余众,再加上驻守各处的步军,还有从没动用过的府兵,要是全力一击的话,他能拉出十多万人马出来。
    这还是他没有大量招收战俘从军,不然的话,这个数量还要激增三分之一。
    南征北战了几年,将士们的军功越来越多,封赏也一直在困扰着他。
    建立军府,能很好的缓解这种局面,高级将领的升迁,可以用军府来应对,军队的膨胀也给有功将士带来升迁的余地。
    至于他一个代州行军总管,有没有资格建立卫府,并赏赐于旁人。
    去他娘的吧,连李渊的老巢都让他给掏了,还有什么不能做的呢?
    于是,这个冬天,李破在雁门,建左右卫府,以尉迟恭,步群两人领之,至于卫府中的其他官职,代州军最不缺的就是有功将领了。
    卫府一旦设立,军中一下就出现了一些职缺,其他人顺势补上。
    于是,代州军中终于出现了两个建牙开府的人物儿,品级什么的先不谈,这对于代州军而言,可谓是意义非凡。
    有了左右卫府,接下来自然还可以出现其他卫府嘛。
    这几乎是西魏八柱国起家之事的重演,只不过人家底子本来就厚,李破这里小了不只一号罢了。
    很多人,将这个冬天看做是晋北军事集团的一个分水岭。
    至此,这个起于云内恒安镇军的边军集团,终于迈出了一大步,既集中,又显得有些分散的兵权,彻底聚拢了起来。
    并代两州各部军旅,除了李破之外,终于有了另外的上司,让大军显得更具系统性了。
    于是,分散于各郡的募兵,操练,军甲,器械等事,都收归卫府所有,李破再要问起军事来,就不用一个个人去找了,只需责问卫府便了。
    例外的是,李破在左右卫府之外,设军法司,将左右卫府的军法之事,从他们那里剥离了出来。
    将校军兵,凡有违法乱纪事,皆交军法司处置,军法司更有监察诸军,战时督战之责。
    实际上,这个冬天让李破忙里忙外的就是整兵一件事了。
    其实,建立卫府之后,整个并代两州军旅,差不多也就分为了三部,左右卫府各领兵权,然后就是李破亲军,以罗士信和薛万彻为首。
    其他诸将,或充于左右卫府,或在李破亲军名册之上,之后点兵,不用再靠记忆了,拿着三部名册,直接点名字就成。
    这对于李破而言,确实省事不少,军队膨胀的太快,他都快记不住一些人的名字了呢。
    当然,这事也算是李破为自己谋福祉了。
    有了左右卫府之后,他府中再有几个司马,他自己确实省事不少,不用大事小情都到他耳朵边来叽叽喳喳了。
    这等于是变相的分权,府兵制的福利之一。
    驻于汾阳的尉迟恭跑回来了,回到楼烦的步群身子还没热乎起来,就也顶风冒雪的来了雁门。
    雁门来来往往的信使也多了几倍。
    大家都是火炭一样的心思,根本不惧什么严寒风雪。
    到了九月间,李破带着李碧等人启程南下晋阳,别看只设立两个卫府,这个冬天都不一定能完成。
    他还需要到晋阳跟陈孝意,温彦博商量一下。
    实际上,晋阳才将是以后并代两州的心脏,雁门这样的边郡,用句不好听的话来说,就是没有王者气,地理位置照着晋阳实在差了一些。
    此时陈孝意和温彦博两位已经等的有些冒火了,李破才算姗姗来迟。
    李破一到,陈孝意和温彦博的心立马就安稳了,其实不光是他们,晋阳上下所有的人差不多都是这个感觉。
    这就是主心骨的作用,李破用大大小小的战事建立起来的威望和地位,在众人这种心理上,得到了最为直接的证明。
    实际上,晋阳面临的局面和雁门完全是两个样子。
    雁门可以说是百废待兴,已经具备了基础,只待好好建设就成了。
    而晋阳这里,则完全是人事上的事情。
    晋阳是晋地门阀大族的一个聚集地,这里大大小小的家族在城头变幻大王旗之际,人心都是忐忑不安的。
    李破在的时候,他们都挺安静。
    李破领兵北上,唐军聚集在介休,大兵压境之下,晋阳的守备明显有些空虚的意思,人心就不那么安稳了。
    当然,也并无奇怪之处,这是新据之地的特征。
    实际上,像这样的坚城大邑,唐军就算举国而来,只要城中上下,一心死战,唐军也别想占到便宜。
    可还是那句话,战争不是游戏,很多因素影响着战争的走向,人心向背无疑就是其中之一。
    不然的话,像长安,洛阳那样的地方,哪里还有什么人能攻得下来?
    (月票月票,出差中……)

久久小说网

<=上一页目 录+书签下一页->